项目内容:江西省资溪县厨余垃圾处理中心
规模:设计规模30T
建设模式:设备采购
建设时间:2019年03月
项目概况
资溪县持续加快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前城区餐厨垃圾处理、镇街有机垃圾就地式处理项目32个处理点已全面建成投运,做到镇(街)全覆盖,设计日处理量达25t,垃圾减量化率达90%以上。各个项目均由预处理系统(涵盖集料、分选、破碎、脱水及输送系统等)、生物发酵系统、除臭系统、污水预处理系统及相应的电气和自控系统组成。成套设备配有恶臭污染物气体净化装置、污水预处理装置,保证日常运营排放气体和污水均能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要求。
各项目提取的油脂销售给资溪县本地有资质的回收厂家;发酵产物主要指标均满足NY 525- 2012 (有机肥料》标准要求,可作为生产有机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肥的深加工的原料。该项目采取EPC+O&.M操作模式,由长沙雷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和运营服务。围绕城乡建设“1310 工程"中的五网升级工程,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12345” 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在城区实施20个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试点扩面,2020 年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范围再扩面50个小区,将垃圾分类试点区域及集中供餐单位的餐厨类有机垃圾单独分流处理,能有效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分流减量和分类处理水平。
工艺介绍
(1)接收阶段
来自餐饮单位、农贸市场等的餐厨、果蔬垃圾,经由专用运输车运至本项目集料/分拣平台,首先经由人工分拣,将其中的塑料袋、木块、包装材料、玻璃瓶、铁块等大块可见杂质分拣出来,分拣后的大块垃圾进人现有生活垃圾中转站压缩装置处理。餐厨、果蔬垃圾再由集料平台底部输送装置输送到下一阶段处理。
(2)预处理阶段
餐厨、果蔬垃圾在分拣平台经过人工分拣后输送至双轴破碎机破碎,破碎后的物料进人挤压脱水机,经挤压脱水机挤压脱水后,含水率降至70%以下,再由螺旋输送机提升至高温好氧微生物发酵装置,进行发酵处理。
(3)生物发酵阶段
经挤压处理后的有机垃圾经螺旋输送机送人专用的高温好氧发醇反应器内进行高温发酵。生物发酵阶段,在发酵装置55C以上的持续高温作用下,物料经由高温好氧专性微生物菌属5~10天的持续发酵,含水率降至30%以下,物料中的可降解有机质被降解为稳定无害的富含有机质、腐殖质和营养物质的发酵产物,同时,物料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和病毒被完全灭活。
对于上述工艺路线,采用智能自动控制系统优化发酵过程,发酵装置中设置有温度监测探头,探头采集的数据经信号采集器输人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反馈控制发酵的状态和时间以保证处理效果,同时具备远程控制监控功能,方便人工监控操作。产生的尾气,经由引风机引人生物除臭装置,进行净化处理。
(4)生物除臭阶段
采用预洗涤塔+生物滤塔组合工艺作为除臭工艺主体设备。
发酵装置中收集的尾气,经引风口进入除臭装置。尾气首先由反应器底部进人预洗涤塔,预洗涤塔可去除臭气中的粉尘,避免对生物除臭系统造成堵塞,同时起到降温和部分脱水的作用。
生物滤塔采用竹基炭等滤料作为载体,通过驯化培养,使填料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生物膜,生物膜中形成具有除臭功能的生物群落。通过预洗涤塔处理后的尾气由底部进入填料区,臭气中污染物被生物填料截留并进行分解,同时填料上部间歌喷水,以保证填料具有一定的湿度, 为生物新陈代谢和繁衍提供有利条件。尾气经过生物除臭装置处理后,最终从生物滤塔排人大气中。
(5) 污水处理阶段
挤压脱水过程排出的污水,首先通过排污管排至集水坑。集水坑通过提升系提升至集水池,对所排放的污水进行流量的缓冲和调节,稳定并调节水量和水质,确保后续处理设备连续运行,污水通过离心机,去除大颗粒杂质,排人中间池,再次进过提升泵提升进人隔油沉砂池二次处理,随后,排入调节池中。最终经调节池调出均
工程效益
资溪县果蔬有机垃圾分散处理示范推广项目,实现了有机垃圾就近消纳处理。有效缓解了资溪县现有垃圾处理设施长期超负荷运转问题,实现了有机垃圾的源头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与此同时,果蔬有机垃圾分散处置站点的成功运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资溪县公用事业管理局结合移动互联网等各种载体,使监管单位可通过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实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使运行透明化,管理更加高效。
基于处置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公用事业管理局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举行垃圾分类处理讲座、项目站点参观等活动,努力提高市民有机垃圾分类意识和有机垃圾产生、收运、处理单位及从业人员的环保理念及服务水平,切实增强市民参与有机垃圾分类处理及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有机垃圾分类处理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为全国的有机垃圾处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完)
咨询热线
0731-83887321 13341311140